" 我们有信心,它将成为 50 万(元)以上销量第一的产品,不分能源形式、不分车身形式,打破高端纯电动车无法成为爆品的传统认知。"
这是理想汽车家庭科技日上副总裁刘杰的发言,说的正是他们的首款 MPV、首款纯电动车、品牌超级旗舰——理想 MEGA。
(相关资料图)
不,他们的底气还是大得很。按照刘杰的意思,理想 MEGA 要成为 50 万以上所有乘用车的销量 No.1,这难度可大了。
现在 50 万元级别卖得最好的乘用车是哪款?从 5 月销量来看是奔驰 E 级,月销量为 14,600 辆,相比之下,理想 L9 在 5 月的销量为 6,852 辆,销量最好的 L7 为 11,119 辆。换句话说,理想要将一款 50 万以上的高端纯电 MPV 打造成品牌销量最好的车型,这事目前没有一个中国品牌干成过,理想又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呢?
01
大型 MPV 遇上纯电动,必然会 " 绝缘 "
今年的新能源 MPV 确实很火,但从消费者的选择来看,真正火的其实只是插混 MPV。1-4 月份,插混 MPV 的累计同比增长率达到 774.1%,是纯电 MPV 增速(1-4 月累计增长 233.8%)的 3 倍以上。
从具体车型来看,目前销量最好的新能源 MPV 是腾势 D9,其插混版与纯电版在 5 月的销量分别为 10,037 辆和 968 辆,比例达到悬殊的 10:1。再看岚图梦想家,同样有插混和纯电两种动力可选,5 月的销量分别为 1,208 辆和 524 辆,插混版销量是纯电版的一倍有多。极氪 009 算是卖得最好的纯电 MPV 了,1-5 月累计销量还不到 7 千辆,不足腾势 D9 插混版一个月的销量。
事实上,不仅是 MPV,对于尺寸较大的 SUV 或轿车,插混动力都较纯电动有着碾压性的优势。不仅是因为前者价格更低,更因为它拥有两种补能方式,只加油不充电也不影响出行,而且对电池容量的需求也不大,无需背着动辄 100 度的电池,既减少负重,又降低自燃自爆的风险。不同尺寸、不同级别的车型,都有其最合适的动力形式。理想比所有车企都更明白这点,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选对了增程式路线,这是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一种 " 插混 " 形式,非常适合用户大尺寸车型。
即将面世的理想 MEGE 是一辆全尺寸 MPV,车长预计超过 5.3 米,车宽超过 2 米,对于这样的大块头,沿用现有的动力总成无疑是合适的,但为何理想会突然想不开,给它配一套纯电动力?难道他们真的解决了纯电动车的各种技术痛点?
02
所谓的新技术,都是别人玩儿剩的
本以为理想会拿出一些能改变游戏规则的纯电技术,但我看完了整个家庭科技日发布会之后,忍不住喊出一句:" 就这?!"
他们首先展示的是 5C 充电技术,"C" 即电池的充电倍率,是充电电流与额定容量之间的比值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若一辆纯电动车搭载 100kWh 电池,那 1C 充电倍率表示该电池支持 100kW 充电功率,约 1 小时能把电池充满,5C 则意味着充电功率达到 600kW,约 12 分钟可将 100kWh 的电池充满。
当然这只是理论数值,实际表现如何?按照理想给出的数据,他们可以做到充电 9 分 30 秒补充 400 公里的续航,从现场响起的掌声以及直播的弹幕来看,理想的粉丝们似乎已认为这是目前业界最顶尖的水平。然而,他们可能都不知道,早在两年前,广汽埃安已发布了 6C 超级快充技术,电量从 0% 充到 80% 仅需 8 分钟,搭载这一技术的 AION V 超级快充版纯电续航为 500km,也就是说,广汽埃安的 6C 充电技术可以在 8 分钟内补充 400 公里的续航,比理想的 5C 技术快了 1 分 30 秒!
一个残酷的现实是,理想目前的充电技术还不如一个传统车企两年前的水平!相比于极限充电速度,大家更关心的可能是超充桩的布局,按照理想的规划,他们会在今年内建成 300 个以上超级充电站,到 2025 年则会超过 3,000 个。对于这些数字,本来我是不想较真的,但当我看了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建设速度后,还是忍不住对理想表示 " 敬佩 "。
特斯拉从 2016 年起就开始在国内布局超级充电站,截至今年 4 月,才建成了 1,500 个超级充电站,大部分还是以 145kW 的 V2 超充站为主。而理想却要用 2 年时间建成超过 3,000 个超充站(注意是 " 站 " 而不是 " 桩 "),而且还是都是 5C 倍率的技术标准,若不是理想在吹水,那我们肯定是活在某个平行宇宙中。别忘了,理想的超级充电站是专为其纯电动产品服务的,现有的增程式车型是否能兼容不得而知。除了超充技术之外,理想还发布了全新版本的 " 理想同学 " 交互系统以及城市 NOA 驾驶辅助技术。前者的表现确实无可挑剔,毕竟车内人机交互是目前理想最大的领先项目,但在城市 NOA 技术上,我们再次见证了何谓 " 诞生即落后 "。
理想在发布会现场展示城市 NOA 实测视频时,出现了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幕:测试车辆在右转时为了避让占道车辆,居然自主驶离了目标车道,并越过了路中的双黄线(见下图)!如此明目张胆的违章驾驶行为,居然还被理想毫无剪辑地发布出来……
在城市智能驾驶领域,不乏比理想发展得更早、技术更强,且体验更好的车企,而理想的城市 NOA 目前还没开始内测,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正式推送。03
理想一直造对的产品,但这次却全错
这次家庭技术日发布会,理想本以为能打一手王炸牌,谁知还是叫不起地主。充电速度不如人意,智能驾驶又有着明显的 Bug,整个发布会都在暴露自己的短板。
当然了,真正的好产品不一定要用上最顶尖的技术,按照李想的说法," 操盘能力 " 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,但这前提是得有对的产品。
大尺寸 SUV+ 家用定位 + 增程式动力,这就是对的产品,凭借这条产品公式,理想 ONE 和 L 系列都交出了相当亮眼的答卷。然而,即将发布的理想 MEGA 却尝试创造出一条新的公式,殊不知,它的答卷哪哪都是错的。
理想 MEGA 路试谍照按照理想的产品策略,MEGA 应该会专注于家用场景,而不像友商那样试图做到 " 宜商宜家 "。那既然是家用 MPV,定价太贵、尺寸太大,都是大忌,但理想偏偏要将它设定为旗舰级车型,瞄准 50 万级别的市场,显然是把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和大城市的停车环境想得太理想了。
动力配置更是让人不解,明明有成熟的增程式系统,他们就是不用,偏要死磕纯电 MPV 这条已被证明是失败的道路,难道真的对自己的 5C 充电技术如此有信心?
理想 MEGA 设计猜想图。图片来源:SUGAR DESIGNA在家庭科技日发布会举办前,理想向工信部申报了取消激光雷达的 L9 新车,该车或被命名为 L9 Pro,售价相比于 L9 会进一步下探。很显然,理想是担心 MEGA 与 L9 会互相 " 抢客 ",因推出 L9Pro 来让路。
但我觉得理想还是多心了,一款是不到 50 万的增程式 SUV,一款是 50 万级的纯电 MPV,两者该怎么选,用户早就心里有数了。
(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 DearAuto 立场。 )
———— END ————
法
律
顾
问
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